(资料图片)
吃过早饭,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汉王坪村的谢秀娟就到离家500米的服装“微工厂”上班了。工厂里已经到岗的员工正在检查织机、缝纫机等设备。谢秀娟在这个小厂子里已经工作两年,每月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在农村有这份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家里,很不错了。”谢秀娟说。现在厂里有8名在册员工,月收入在2500到3500元之间,在家门口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家庭作坊和小微工厂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也是百姓就业创业增收的“蓄水池”。近年来,河南省淅川县农商银行把支持家庭作坊和小微工厂作为乡村振兴抓手,把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向小微加工业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打造农民增收“梦工厂”,既扮靓了乡村,又发展了经济,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共赢。
编织、丝毯是当地的传统加工业,也是妇女就业增收的主要渠道,该行加强与当地妇联、劳动部门沟通,在获取信息清单、争取政策支持方面下足功夫,推出“致富贷”“巾帼创业贷”“巾帼信用贷”等金融产品,重点支持适合妇女就业创业的农产品加工(丝毯加工、草编)以及服装、鞋帽生产和销售等“妇字型”项目,无需抵押担保,享受专属低利率,贷款额度最高30万元,累计向全县编织、服装、鞋帽等家庭作坊发放贷款2.8亿元,支持农村妇女创业就业。仓房镇刘斐村农民王枝荣,利用依靠旅游景区的地理优势,在农商银行10万元贷款支持下,成立草编家庭作坊,利用当地特产龙须草编织草鞋、草帽、草毯、果盒、提篮等工艺品,售卖给前来观光的游客,年增收3万余元。目前,在仓房镇旅游景区周边像王枝荣这样经营家庭作坊的农民有二十多家,他们利用农商行贷款在自家庭院发展奇石收藏、草编、玉器加工、竹器、珠绣加工等各具特色的庭院经济,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游览。
该行不断探索“金融+产业”发展新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和“卫星工厂+居家式加工点”经营方式,把村、企业、合作社、农民组成产业联合体、利益共同体,根据小微工厂经营特点、发展方向,制定精细化、全方位的“一对一”金融服务方案。针对家庭作坊和小微工厂资产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可抵押有效资产少,信用风险相对高,该行大力推动线上产品,以其“小额分散、快速便利”的优势获得家庭作坊和小微工厂广泛认可。对于融资需求周期短、次数频、需求急等特点的家庭作坊和小微企业,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和信息获取渠道,利用大数据实施多维度、多场景画像,精准识别,加快投放。以紫荆关镇为例,在农商行49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下,该镇村集体个人利用闲置土地、房屋和院落,创办柳编、藤编、玩具、服装、丝毯、扎花、电子元件加工等卫星工厂60多家,带动庙岭、全庄、孙家湾、穆营、汉王坪、中街、南街等25个村400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3.2万元。目前,该行累计向家庭作坊和小微工厂发放贷款6.8亿元,实现了当地村民“足不出户、就地致富”的目标。(供稿:李镇 王冰)